
小区内“远亲不如近邻”的标语十分醒目。东南网记者 施远圻 摄
东南网11月21日报道(本网记者 施远圻)“自从小区成立党支部,各楼栋党员主动亮身份,遇见问题能更好地解决,有助于我们把小区管理好……”最近,泉州市鲤城区金龙街道宝嘉誉峰小区的物业工作人员们谈及小区的变化,对于党建引领小区治理的做法连连点赞。 原来,今年6月份,鲤城区委组织部发布了《鲤城区物业党建联建提质增能行动方案》(下文简称《行动方案》),计划通过建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框架下的物业服务管理和业委会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小区治理水平。宝嘉誉峰小区结合实际,探索“三融三化”微治理新模式,以党员联动物业、网格员、业主等力量,将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走深、走实。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坚持党建引领 提升小区治理成效 宝嘉誉峰小区位于金龙街道古店社区,建筑总面积31.9万平方米,共有12栋住宅楼、1栋SOHO公寓楼,常住人口近4000人。由于小区空间大、人员多,邻里间偶有矛盾纠纷发生,物业工作人员们曾反映管理较有难度。 “我们经排查发现,物业工作人员、小区居民中有不少是党员,且有不少社区工作人员居住在该小区。于是,在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的指导下,该小区成立了党支部。”金龙街道党工委宣传委员邱佳鑫介绍道,而“融合”二字便成为小区党支部助力小区不断变好的秘诀之一。 
党物联席会,协商建设小区居民活动室。金龙街道 供图 其中,组织融合是通过完善“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的组织架构,架起党支部与党员业主之间沟通联系的桥梁;实行党物联系协商管理工作制度,党支部有针对性地向物业提出合理化建议,推动小区管理服务良性循环。载体融合是党组织活动阵地和物业服务阵地融合,确保为“邻”服务更周到。活动融合则是党组织结合业务需求,举办“邻里学”“邻里乐”“邻里帮”等不同主题活动,用真情真心服务群众。 “小区成立党支部,我们有了‘主心骨’,帮助我们更好解决不少问题。”福建省远宏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运营部总监王晓洲告诉记者,不少居民遇见问题习惯性找物业,但又对物业工作人员处理问题的方式存疑,有了党员们的介入后,居民们更信任我们,工作人员也能又好又快地解决问题。 现如今,小区居民们如在家遇见问题,总能看到两个人一同上门帮忙协调解决,一个是物业工作人员、另一个是党员楼栋长。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瞄准党群需求 打造邻里服务站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小区党支部与物业瞄准党群需求,利用两栋楼的架空层,试点打造休闲活动中心、图书阅览室、亲子小屋等邻里服务站,近400平方米的空间焕然一新,让小区的男女老少都赞不绝口。 “自从有了休闲活动中心这个空间后,我经常带着孙子、孙女下楼,他们在这边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我也可以和其他老人们聊天,感觉很不错。”宝嘉誉峰小区居民胡丽云告诉记者,老人找老朋友、小孩找小朋友,祖孙三人各有各的快乐时光。 
老人带着小孩在休闲活动中心玩耍。东南网记者 施远圻 摄
对于不少年轻业主而言,他们虽然不是邻里服务站的常客,但也非常支持小区利用架空层打造这样的空间。原来,两栋楼的架空层在未规划使用前,偶尔会发现有居民随意堆放杂物,影响小区美观的同时,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邻里服务站使得小区更加规范、有序,年轻业主们下班回家后,也感觉更舒心。 此外,宝嘉誉峰小区党支部与物业将依托邻里服务站,开设“四点半课堂”,为有需要的孩子提供免费作业辅导服务;并结合居民需求,利用好剩余的架空层,不断优化邻里服务空间,让“小阵地”发挥“大作用”。 宝嘉誉峰小区探索“三融三化”微治理新模式是金龙街道重视物业管理提升工作的一个缩影,接下去,金龙街道将持续开展物业管理提升专项行动,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和小区居住品质,分批分期成立业委会,力争年底前实现小区业主自治组织组建率100%,红色业委会覆盖率100%。 |